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文化信息 > 菩提树下,菩提树下的生命哲学

菩提树下,菩提树下的生命哲学

来源:佳君文化网

每当有人邀请我谈“生命哲学”,我就想起佛陀传说中所说的一系列禅理 “菩提树下”(Bodhi Tree)故事。虽然与我现在所学不一样,但是,在不同时空、文化传统中,都有智者胸怀大义、觉醒人性的事例。有一天,佛陀成功地觉悟到所有众生的痛苦,并发现解决之道在他心灵中。

让我们假设佛陀已经在菩提树下新贝林禅院(Nibbana Temple)的树下冥想了49天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估计有很多人认为他很无聊、很懒、甚至很自私。为什么他不帮忙养家糊口、为社会做出实际贡献呢?毕竟,他是有妻子、儿子,而且在国际社会非常受欢迎。

当然,这些问题都是不利于事物发展的偏见和刻板印象,这些问题都可以用一句话解释:“他正在寻找出路。”很遗憾,只有极少数人可以理解这个过程的摇篮。所以,我们需要一个清晰的道路。我们需要“通往真相的宝藏”,我想这就是佛陀所获得的“菩提智慧”。

当我们身处于恰凡奇恩萨功德寺(Chau Fong Sang Monastery)或是法镜寺(Dharma Mirrors Monastery)入定时,我们会看到更多。更多的是自我反省、自我谦卑、自我完善、自我提升、自我肯定、自我尊重,以及对众生的爱、关注、惦念、宽恕……许多人可能会说:“那我早就开悟了,只不过我不宣布而已。”然而,剪影并不意味着胜利这件事。如果你的生命中没有清醒,只有帷幕,那么你总会迷失在无尽的痛苦之中。从生命的哲学得出的道理,就是要认知降维,知行合一,一年365天,每天24小时,每时每刻,都是宗教的悟道,都是生命自我升华的重要时刻,都是生命主题的目录。

信息搜索
最新信息